2)第101章治疗_唐初大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错,这等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当然是越多越好。而且中原腹地,更易于守护。”阎立本点点头道。

  当时李世民看了秦耀的奏折,那是非常的兴奋,连夜召集了阎立本等人商讨,是否可行。

  阎立本等人根据奏折预估之后,立即以沙盘推演,发现不但是可行,而且好处巨大。中原那么宽,想要找两山夹一沟的地方,简直不要太多。

  朝堂之上,当然没有笨蛋,笨蛋早就死光了,举一反三那是很轻松的事情。大型水库对位置要求很高,那么完全可以修建小型水库。一个县城弄一个,那么这个县城可以说农业就有很大的提升。除去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还有没合适地点的郡县;那么真的需要修建水库的地方,也就占全国五分之一的郡县。

  虽然这数量任然很多,但是不需要一次修建,完全可以再分出轻重缓急,用十年,二十年慢慢去一趟就是。

  修建水库,能开垦更多良田,增加粮食产出,当然也就增加了国家税收。百姓收入增加,社会必然更加稳定,这些道理李世民等人,如何会不明白。

  修建水库,还能解决干旱的问题,以往遇到干旱,百姓粮食绝收,不但饿死无数,带来巨大的动荡,朝廷费心费力的提防不说,还得拨款运粮赈灾。

  这拨款也好,运粮也罢,都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拨款到了地方,很大可能会被侵吞一部分;运粮的话,路上消耗也不小。所以两件事情,都是费力不讨好的。如今能一举解决这几个问题,李世民如何能不欣喜若狂。

  如果不是群臣劝阻,他都要立即让人选地动手修建。阎立本等人认为,还是先把居庸关水库修建好之后,再去修其他地方。一来可以先期发现遇到的问题,提前避免;二来也是总结经验,用修建这个水库的机会,培养有经验的人员,以后可以一次性对几个地方,一起修建。

  不但如此,朝廷还可以安排人先行对全国经行统计,有那些地方,需要修建水库;并且安排人寻找合适地点。这就是一个不轻的工作,估计真要做仔细,居庸关水库已经修建得差不多了。

  “如此甚好,有朝廷支助,我心中就更有把握了。”秦耀开心的笑道。

  “临行前陛下已经在商议此事,就等王爷这边的最终决定,易州将抽点五万劳役前来;如果可能的话,幽,平两州,也会抽点劳役。如今陛下为难的是粮草,这只有秋收之后,才支援得过来。”阎立本解释道。

  秦家驻守的三关之地,一样需要交粮食税收,只不过按照人口和士卒比例,每年还需要朝廷补贴。

  如今朝廷官员俸禄,都是发粮食,这一部分,在收税之后,地方官员,就自动的扣下了,当然!这是在主官的认可批示下进行的。扣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