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不要怂就是干(六)_没时间了快上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池还有什么用?”李密来回走个不停,脸上的血色肉眼可见的消散了不少,哪里还有当初指挥若定的气度?

  宇文化及指挥下的骁果,战力天下第一几乎快成了公认的。毕竟这是大隋王朝的禁卫,训练有素,不少部队更是久经战阵,精锐程度可以比瓦岗老营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宇文化及组建的那只身披白袍的骑兵,很难让人不把他们和八十九年前的那只“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军队联系起来。

  偏偏,黎阳的瓦岗军队刚刚调走了一批,由徐世勣、王伯当等人带领,南下支援。

  别看宇文化及只有步骑两万,而瓦岗号称动用三十万大军征讨宇文化及,但实际上两边的兵力对不可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宇文化及那两万人,可是实打实的两万战兵——多方面反馈,从瓦岗安插的棋子、和瓦岗有来往的隋臣等等一直到某些反宇文化及实力给他的信息都是如此。而且宇文化及一向也懒得去夸耀自己的兵力。

  然而,这年头大部分军事行动,动用个七八万人就能号称十万,军事欺诈的时候千八百人就敢号称十万大军也是常态,李密自然也不例外。

  何况像这种贼寇出身的“义军”他们的大军标准要比那些原本是隋军的割据势力低不少。

  通常,他们的人数是把裹挟的平民、老弱病残和家眷都算上的。某某人“举义”以后,一说聚众多少多少万,势力多少多少人,算的都不是纯粹的兵马,而是这种人头。当然,按隋军的算法或者政府的记录,反贼就是反贼,不管男女老幼,聚众作乱就是聚众作乱,按人头算功的话肯定都算——要不怎么会有杀良冒功的空间呢?

  隋军那边也有这种情况,在凑整的时候,会把杂兵、民夫等等都算作兵力。这个算法下,手里有个七八万人就可以号称十万大军了,不过能打的还是那些久经战阵的府兵。因此两军交战,无论是隋军平叛之战还是“义军”交战,经常上千精锐就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比如仓城之战的时候,王世充打李密,按照双方的说法,两边得是累计几十万人交兵,然后李密以一千多精锐对抗从洛水上过来的王世充全部人马,居然只是节节败退。洛口城下一战,又来了几百精锐,就把王世充打的全线溃败,狼狈逃窜,在洛水淹死了上万人。

  张须陀在大海寺,也是被一千多瓦岗轻骑伏兵打的军队四散溃败,再也组织不起来。在本来的历史线上,辅公佑打李子通,也是两千多“上募”(杜伏威组建的精锐部队)就打退了李子通的数万主力,杜伏威义子王雄更是用几百人偷袭,打的对方几万大军溃散,全部散了个干净。

  出现这种情况,一个是核心部队少,一个是部队组织度低,实际能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