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七)_没时间了快上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整顿不动……”

  说着说着,他自己先笑了,“说起来,我也是旗下大爷中的一员,和亲王的混账荒唐在京里也是有名的。虽说皇上看中,一登基就封了我“议政王”,但我从来也没有议过“政”,每天最大的事就是玩鸟听戏,再画画鼻烟壶内画。说句自夸的话,我画的鼻烟壶画比北京“烟壶刘”还要高出一筹。要不就是办办丧事,每天去军机处也就是打个逛……”

  傅恒也跟着笑笑。他自然是知道弘昼的荒唐的,什么天不亮就在院子里开戏,宠妾灭妻乱七八糟的事情能说好久。

  这两年甚至隔三差五就有几班吹鼓手、白云观的道士、法华寺的和尚到王府打醮,满院金铂银锭烧化起来。家人子弟一律孝布缠头,呼天抢地地干嚎一通。他则左手执杯、右手携壶坐在“灵”前大吃大嚼供品。刚开始的时候这事还惊动了理藩院,写了折子奏到乾隆案前。乾隆说了句“老五晋人风气不改”一笑撂开了手,现在理藩院都只当做没看见。

  基本上,旗下大爷们就没有比他更荒唐的了。

  但是,荒唐是一回事儿,办差就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雍正朝晚期,曾设办理苗疆事务处,弘昼就与当时还是宝亲王的乾隆、鄂尔泰等共同办理苗疆事务。也曾经奉旨出京,巡视南方各省藩政。乾隆登基后,不但命他参与议政,更是命弘昼管理内务府、御书处的事务。如今奉命管理雍和宫(雍正潜邸)的事务,身上还兼着正白旗满洲都统以及管理武英殿的事务。

  几个月前,弘昼曾经受命办理勘定八旗佐领世职应袭则例的事务,后来因为又命他整顿旗务,虽说已经因病撤了这差事,不过内里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

  傅恒陪着笑,正要说些什么,弘昼却已经开了口,“各地的驻防八旗,我这两年也没出过京,对这一块儿也不关注,确实给不了你什么有用的建议,不过你既然连夜来访,对于差事上有什么想法,不妨说上一说。如果不嫌弃的得话,我可以给你参详一番。不过也就是你傅老六,要是别人,哼哼,各种朝臣,除非是有公干,否则连我的门都进不了。你身上的职务要是再高一点,也是一样。”

  “五王爷,这话又从何说起……”傅恒本来打算说说自己的想法,却听得弘昼如此说,不由得劝解到。“您跟皇上可是亲兄弟,至于如此谨小慎微吗?”

  “怎么就不至于,我虽然是议政王,可是对于基本上不敢和大臣往来。”弘昼还是那副漫不经心的态度,嘴里说出来的话却令傅恒不寒而栗,“就这三年以内,弘字辈的近支亲贵,还有几个活着的?这家着火那家出事儿,我这和亲王府的库房里现在穷的只能跑老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捐给三清佛祖等等,这东西我虽然不信,可也不得不去拜一拜……除此以外,实在是没啥办法了。有奴才说让我招揽些江湖上的豪客看家护院,让我给杖毙了。因为没啥用,只能指着皇上的恩典和满天神佛保佑了。”

  傅恒被这话惊的目瞪口呆,突然觉得自己急匆匆上门确实孟浪了。这三年,各王府贝勒府连连遭逢横祸,时至今日,圣祖一脉中,弘字辈里十岁以上的,除了庄亲王允禄的几个儿子和当今之外,也就是弘昼了。而且他们不是暴毙,而是阖府上下遭难。

  若说是偶然,可是这些祸患发生的也太频繁了些。若不是,那这背后出手的人……

  现在暗地里甚至有些说法,说先皇潜邸时曾设粘杆处,登位后又有血滴子,现在这已经传给了今上。对于威胁位子却又没有谋逆证据的……

  他打了个寒颤,不敢再往下想。勉强笑了一笑,“王爷多虑了。对于这次的差事,我是这么想的——”

  虽然生硬,傅恒也不得不强行岔开话题,“我想,旗内诸事都有成例的,祖宗家法在那里摆着……”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