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七章 进击吧!小灵通_重生之逆袭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节能。

  08年的时候,小灵通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功能。

  在所有基站都失效的情况下,只有小灵通能进行正常通话。

  PHS空中接口还可以支持终端之间的对讲功能,即使脱离基站,终端还可以起到对讲机的作用。

  所以网上也有人调侃,如果核战爆发,小灵通就成了最后的希望!

  尤其PHS技术的TDD方式大规模组网,它还是微蜂窝运用的先驱。这些都对未来的移动通信工程有着巨大的贡献。

  后世,小灵通除了在小日子本土发展的不错之外,不少地区也依然保留了小灵通的存在。

  本子更是在小灵通上引入OFDM等4G技术,最后都演进到了支持包交换,Emobile的XGP甚至都能到3.75G水平,这也是本子在4G时代的“自主技术”。

  所以任何技术都没有无用的,只是合适不合适而已。

  可这些对楚青来说,都不太重要了。

  毕竟不管是2G,2.5G来至于3G,都持续不了多少年。

  数字通信的发展,远远快于所有人的想象。

  他一开始做小灵通,也没想过真的用来把GSM干下去,他的最初目的,其实也和其他人一样,就是想借助小灵通的优势,多赚一点钱。

  毕竟不管研发3G还是手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如果不趁着这几年多掌握一些技术和资源,等到入世之后,那就是真正拼刺刀的时候,再想像现在这样安心发展就不太可能了。

  “你小子啊,前几天在晚会上不是说的挺硬气的嘛,现在跑我这里来叫苦了。”

  李士鹤也把楚青在感动中国那番发言,拿出来打趣了他一下。

  接着面色一正道:“你们毕竟是民企,有很多东西,我们也不好做得太过。能给到的,也只有一些ZC上的东西。GSM还得靠你们自己,不过最近两年大概不会有太大变动。现在告诉你,其实就是在帮你了,你应该明白,有时候时间反倒比什么都重要。”

  上一世GSM从1994年就确定正式引进了。这一世,有了楚青这只蝴蝶,扇动了小灵通这个翅膀,将GSM的进入时间推迟到了1995年。

  一开始国内的GSM基站,基本全是爱立信和诺基亚的。

  即便华为在1997年做出了第一套国产GSM设备,可也因为西方公司的围追堵截,不得不靠GSM核心网,去长期补贴GSM基站,可这样也只能拿到一些边缘小城市的订单。

  国内的厂商,之所以错过了第一波的机会。就是因为ZC的不确定性。

  华为之所以在1997年底才推出第一套GSM设备,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术跟不上。

  而是因为当时的情况,没人知道那个会成为标准。

  华为有段历史,被称为“郑李之争”,背景就是在GSM和CDMA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