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五章 网络时代_重生之逆袭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内互联网分作了几个阶段。

  从87年到93年,作为初期研究阶段。这个时候只在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

  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1994年至1996年,属于起步阶段。

  et、et、et、et等多个I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I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截止到1996年初的时候,两年多时间,全国就发展了二十多万用户。

  1995年,正是第一波爆发的时候。当时全国使用人数刚刚突破了十万。

  从那往后,基本网民的数量,就以每半年翻一番的速度不断上涨。

  网络是个神奇的地方,即便一开始上面什么也没有,也能让网民们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一开始全国只有几个网站,也就只有京城、魔都和深圳三个城市有互联网服务,三个城市的“网站”是一样的,就是一页,上面有几个链接,那就叫网页了,没有任何的信息。

  当时国内的网络还是一片荒漠。

  但是对网络的向往,挡不住网友的激情。

  提到网络,就绕不开一个东西,BBS。

  内地第一个BBS网络是惠多网,它是一种通过电话线路连结的BBS网络。

  国内惠多网的历史可以追朔到1991年,那一年,弯湾人罗依在京城开通了惠多网在中国的第一个站点——长城站。

  这是由业余爱好者,自主创建的站点。

  盛行于1993年至1998年间,高峰时期全国有上百个站点。

  有名的BBS有京城的轻松快车、长城、西点、天堂、舒克,广州的新月、深圳的Ponysoft、珠海的西线等等。

  而深圳的Ponysoft,是由一个在寻呼公司上班的‘普通员工’,在自己家里搭建的,他后来创办了另外一家公司,叫做腾讯。

  Pony因为是他的英文名,所以这个站又被称作马站。

  从95年2月开始建站,如今也才刚刚过去几个月,马站已经从最初的几个用户,发展到了每天固定用户十多人。

  究其原因,是因为马站是所有BBS站里,最富裕的一个。

  惠多网跟后来的互联网不同,一根电话线只能一个用户使用,当用户把内容传输上去以后要赶快下来,否则别人就上不去了。

  当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玩法。

  其他站,基本都是站长利用家里的一条电话线搭建的,一次性也只能容纳一个用户的时候,马站已经可以一次性同时供4位用户登陆了。

  当时小马哥家里,架设了四根电话线和配备了八台电脑。

  在一台固定电话安装费要8000元的年代,他的家里就敢一次性拉四根线。即便有着姐姐帮忙,把安装费降低了一半。

  可在1995年,就能花好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