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七章:一封家书,可抵二十万雄兵!_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书写。”

  “程主簿,这些书信届时便由你作为使者,送入代地边军的军营之中,可敢否?”

  “自然……啊?”

  一时间,无论是杨樛还是程邈,亦或是其余将校都有些茫然。

  不打仗,送家书给代地边军?

  张机看着众人茫然的神情,多少还是有些身为穿越者的优越感的。

  终归是年代太早,许多兵法大多数都是些关于排兵布阵和基础军事知识的教导,对于战场上的阴谋诡计反倒是甚少。

  因此李牧那诱敌深入的戏码,在历史上用了许多次依然能见效,而孙膑的减灶计、围魏救赵等计策,也才能起到奇效。

  张机真论兵法和智谋,未必胜得过当世诸多名将、谋臣,但他的脑子里有两千多年后总结的兵法精华,许多从阳谋、阴谋,从人心上下手的计策,都在他的脑中。

  先前张机下令秦军开仓放粮,又对鳏寡孤独以及身患重病之人厚加礼遇,都是为了收代郡百姓之心,不仅仅是为了将来秦军治理代郡,也是为了防备那十五万代地边军。

  家人在敌人手中,固然会激起士卒的战斗意志,想要抢回家人,但同样也会让士卒的意志进入最容易动摇的阶段。

  当兵打仗,为的是什么?

  作为普通平民出身的士卒,他们的想法不同于士族、贵族或是诸子百家出身的武人,他们的目的不过是拼死一战,为自己和家人的口粮搏上一把。

  但若是自己死了,或是家人死了,那这拼搏的意义还有多大?

  所以在依旧寓兵于民的秦朝之后,封建王朝自汉以来,往往都喜欢将士卒编入兵籍,实行兵民分籍,而兵籍之人及其近亲家属都会被集中安排在某处居住方便控制,以此作为人质。

  这样上战场的士兵就不会轻易逃跑、投敌,也轻易不会被武将挟持一同反叛。

  此时,这十五万代地边军虽然也有不少出自雁门郡和云中郡,但已然与家乡断绝了消息往来的他们看见在代郡浊鹿城等待他们的秦军,自然是下意识认为,雁门郡和云中郡也早已陷落,家人陷于秦军手中。

  张机与其说是在收揽代郡百姓的民心,不如说是在试图以此扰乱代地边军的军心,这是他为这一场大战所准备的底牌,如此他才有固守下去的信心。

  却没想到邯郸的那帮赵臣给他送了这样一份天大的厚礼!

  本就因为缺粮而军心动荡的代地边军,又会有多强的战斗意志?

  若非赵国摆明了是不打算顾代地存亡,而他们又是出身代地的士卒,抱着保卫家乡与家小的心,能不能走到这里都犹未可知。

  而原本只是为了固守而动摇代地边军军心的底牌,却成为了如今击溃代地边军的杀招!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