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亚姆立扎(十九)_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为高尔察克少将的心腹和忠实信徒,“打不还手”绝不是费尔克萨姆上校的信条。更何况堂堂战列舰被一条驱逐舰用小水管吊起来抽打,不管怎么想都是莫大的屈辱。

  为了不成为战败的罪魁,更为了保住公国海军的荣誉,费尔克萨姆上校豁出去了。

  就在“贝尔兴”号和“埃尔姆兰”号准备展开新一轮齐射的间隙,费尔克萨姆上校命令打出旗语“全分队抬艏二十度,从203航向经过153个罗经点,转向50航向”。

  不管是当时的评论家还是后世史学家,对这道命令的评价都是一个大胆又疯狂,但从技术角度来讲,并没有做错。

  在敌阵列之前进行大幅度定点转向完全是一种赌博,不管是在海上还是空中都是如此。胆敢采取如此骇人之举的指挥官要么是个根本不懂用兵的白痴,要么就是一个赌徒近乎疯狂的那种。

  费尔克萨姆上校很清楚自己是在赌博,转向过程中的舰队几乎不可能对敌舰进行瞄准射击(敌我相对距离位置发生距离和高度变化,测距和计算变得困难,且主炮无法及时根据最新数据调整射角)。拥有速射火力的敌舰队却可以用弹幕来覆盖转向中的己方,甚至对准舰队拐点进行全舰队弹幕齐射,如此一来每一艘通过拐点的战舰都会承受对方整个舰队的炮火,这其中除了128的小水管,还有“冯.德.坦恩”号的210主炮。考虑到帝国火炮技术的优势,届时将会是一场对公国造船工业和装甲钢质量的严苛考研。

  纵然如此,费尔克萨姆上校还是选择进行转向,因为在他看来,和完成转向的战术优势相比,上述风险是可以承受的。

  费尔克萨姆上校的计划很简单,既然主炮仰角不够,那就把船身倾斜过来,增加火炮的仰角,顺带把船身横转,让艉部主炮也可以进行射击,用这种方式来增加命中概率。

  正因为是立体空战,才能使用这样的办法来增加仰角,换成水面舰只,八成会倾覆沉没。

  至于完成转向前必须承受炮击一事(整个分队通过拐点重新构成战线需要十五分钟,在这段时间内,战列舰第一分队是一个活靶),那也没什么办法好想,反正不转向也是要被吊打,还不如在敌舰队进行全舰队齐射前博一把,争取完成转向,用火力覆盖遏制住敌舰队的机动力,为另外两个战列舰分队合围敌舰队创造机会。

  客观的说,这个计划本身并不存在可以被称之为致命的缺陷。以“博罗季诺”号的装甲完全能够承受防空驱逐舰的主炮攒射,这一点在刚才已经被证明了。只要整个第一分队的动作够快,完全可以赶在“冯.德.坦恩”号加入炮击队列之前抢占t字横头阵位,给予帕西法尔舰队重创。

  然而理论层面的完美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