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要塞VS要塞(九)_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查理曼王家陆军上层或许有点疯,思维还有点僵化,有时候还表现出各种脑残,但他们绝不傻。特别是吃了几次大亏、交了大把学费后,他们对后勤补给重要性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加上国民支持战争的热情高涨,王家陆军借机大量招募劳工,试图利用热情又廉价的劳工大军整合并拓展手中的铁路系统,充分发挥本土作战的优势,彻底杜绝再出现瓜达卡纳尔战役那样饿殍遍野的悲惨景象。

  王家陆军的想法是美好的,他们投入行动中的热情和努力也令人动容,但努力的结果……实在让人无语。

  铁路系统的运营从来都是高度精密计算的结果,仅仅靠热情和努力,有时非但无法发挥正面作用,反而会成为混乱的催化剂。

  以物资集散地之一圣米耶勒为例,该城市可利用铁路和默兹河水道转运物资,这座便利的交通枢纽城市也拥有大批设施良好的库房。理论上来说,此地足以协助维持一个军团的运作。开战后也确实有大量物资运抵该城,然而现实却是40公里外的前线gòngyīng吃紧,后方补给却上不去。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除了防卫军空军夜以继日的轰炸之外,最大原因是物资集中过快,根本无法分配发送。

  汇拢过来的物资实在是太多太快了。铁路部门接到的指令是:“赶紧把东西都送到圣米耶勒去!动作快!这可是战争时期!”而圣米耶勒的反应则是:“天呐,你们到底想闹哪样?这么多东西让我往哪搁?!”过度涌入的物资和列车使得物流几近瘫痪,大批物资白白堆在库房里积灰尘,前线则在苦等救急甚至是救命的物资。

  另一个问题更为致命。尽管铁路里程确实实现了增长,车厢面积和机车功率都得到了提升,但这些进步并没有减轻战时运输的负担。相反,随着军事技术和军事组织的变革,铁路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很大程度上被抵消了,甚至还被甩在了后面。

  过去使用前膛遂发枪的士兵,一天最多打掉20发子弹。换装新式后装线膛步枪和齐射炮后,枪支的发射程序更加简便,射击频率也更高,日均耗弹量迅速上涨到一天5发。火炮的问题更加严重,不但炮弹消耗速度加快,体积和重量也更甚以往。这便需要更多的牲畜拉拽,马的食量约十倍于人,军马更是必须用精饲料饲养,它们的饲料需求可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更糟糕的是,后装线膛枪、齐射炮、后装线膛炮等新式ǔqì都是精密机械加工的产物。无论是零部件的补充还是弹药生产都受到严格的技术规格限制。冷兵器时代甚至前装枪时代那种缴获敌军装备大批量使用已成梦想。所有技术装备必须得到仔细维护,并保证其弹药gòngyīng。由此产生的后勤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