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106(一更) 农业之书_[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乔琰与系统所说当然不是全部的理由。

  如有农书在手,并不只是推行之中可以活多少人,更重要的是,她可以额外养多少人。

  一旦汉室崩塌,要抢在孙坚前头拿到玉玺,甚至是从他手中将这个玉玺抢夺过来,都是一件有可能性达成的事情。

  可若是要让乔琰从并州之内的农人之中筛选出种田本事更强的,而后再分派到各郡去进行传授教导,再让她挖空心思,从脑袋里发掘出那些有利于农田增产的法子,所要耗费的心力着实是太多了。

  此前她还被禁足在乐平境内的时候,因距离刘宏驾崩还有些时间,她是能有这等闲情逸致通过研究《汜胜之书》来折腾那养猪之法,绘制田地种植的窍门,然在如今所掌控的范围已经从乐平扩散到了并州全境之时,再去做这些事情就未免显得不合时宜了。

  二者权衡利弊,结果不言而喻。

  倒不如直接用那并不真代表着天命所归的玉玺,去交换农书。

  一旦粮食产量足够,她甚至能以匈奴人鲜卑人为那两处露天矿坑的佣工,而不必只通过并州世家的利益置换,让他们将族中负责矿产挖掘的隐户给交出来。

  所以换!

  她这谋士系统也着实是让人觉得傻白甜了一点,对面都说了广积粮是为了造反,它倒是还记得乔琰之前说的,她此番种种都是在效仿曹魏的并州刺史梁习所为,并未怀疑到她打着的也是这个想法,而是在听她做出了决定后就跑去跟对方联系了。

  这一次不必有个三日的搜寻时间,没过多久,它就将这份交易的保证书递交到了乔琰的手上,在她将契约签订完毕后,出现在她手中的便是一本北方种植农书。

  乔琰翻阅了两页便发觉,她此前所觉的交易划算,可能还是往少了算的。

  农书之中说是说的适用于北方种植,但也只是在选种育种、耕作季节和方式这些环节上更加符合北方的环境气候,却并不意味着书中的东西只是如此。

  不知道是因为对面宿主的阅历见识还是因为对面的种田系统中所储备的知识,在这本农书之中有不少土化肥的记载。

  比如说土氨水和土硫酸。

  后者并不代表着真是硫酸,而是相当于硫酸铵的肥效。

  而这两种肥料的配置,在汉朝的条件下都有可能能做到。

  稍有些特别的制作原料也就是一个熟石膏粉。

  汉朝有石膏吗?自然是有的。

  西汉时候淮南王刘安制作豆腐,就是以石膏点豆腐。这农书之中甚至贴心地备注上了,在山西临汾一带就有石膏矿,如果要往北边来一点应该也能找到。

  这便再方便不过了。

  至于从生石膏加工出熟石膏的过程,乔琰总归是还有些印象的。

  她又顺着这本农书往下看,看到的便是关于复合肥底肥的记载,此肥所用的材料确实是要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