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 311(一更) 益州有变_[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条消息比乔琰想象之中更快到达她的手中。

  “辽东那边的战局是一点都没出现耽搁。”

  她翻看着在信报的第二页对这趟出行战况的汇总,看着这些少年中相对稳重的那个以总结汇报的口吻将他们三度擒获公孙度,最终成功将其说服归降的过程娓娓道来,露出了个轻松的笑容。

  诸葛亮在信中说道,公孙度在被他们以这种方式达成了认清自我目的之后,再不敢摆出什么辽东称王的架子,而是主动向他们做出了示好。

  他一边将自己麾下的兵权移交到了吕令雎、太史慈和甘宁等人的手中,一边积极配合诸葛亮等人完成对这场辽东/突袭战的保密工作。

  后者可能并没有他们想象的艰难。

  辽东郡这地方,尤其是襄平县,一直就是公孙度的一言堂,他在解除了围城受困状态,回到了原本的发号施令地位后,虽然也难免面对着一些质疑,但在接管此地的人可能表现得比他还要强势的情况下,这地方依然处在一个可控的状态。

  这个时候倒是显示出司马懿的作用了。

  因不必再在獐子岛留守,确保那些岛上被他们临时征调的渔民打手听从他们的指令,司马懿也很快从南部群岛启程前来了襄平。

  在乐平书院内,他是专门选修过沟通课程的,对往来于辽东郡和辽东属国、辽西郡以及高句丽等地的民众做出了一番观测问询,以确保在辽东郡并未刻意做出对外封闭的前提下,也不至于出现什么有人前去告密的情况。

  辽东郡的人口不丰,也无疑是有利于他们开展这些事项的。

  让乔琰更觉得欣慰的是,这些少年人在将公孙度给说降之后并没有因此而膨胀,选择接着这份战果,达成对扶余和高句丽的威慑,将这两支外族势力也给掌握在手中。

  他们相当稳健地先让公孙度与这两方保持着原本的往来关系,以免激化其他矛盾。

  这个决定显然是很明智的。

  高句丽和玄菟郡相互错杂而居,乌桓除却居住在辽东属国的蹋顿一支外,也还有另外的部落居住在辽东和玄菟郡内。

  贸然让扶余和高句丽转而向长安朝廷称臣,可能非但不能让他们得到另外两批共同行动的人手,反而是让他们的行动计划提前外露。

  好在,如今得算是个秩序井然的样子了。

  这些乐平书院的学子对着她交出了一份足够让人满意的答卷。

  诸葛亮在安抚公孙度心态的时候说道,这场辽东之战相当于是在倾尽各州之力来将公孙度拿下,其实也不算是说错。

  造船的技术来自扬州,造船的人手和材料来自徐州,船上的存粮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汉中,而那些在此战中头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的钩拒木桥、拍竿和连弩,则代表着各州最高的机械水准。

  当这些先决条件被掌握在出身于各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