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06营3(二更+3w营养液加更) 箭射……_[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脚勤快的信使将信送到了乐平。

  这信使前来的速度不慢,因而乔琰与张懿得到蝗灾的消息不过前后脚而已。

  若是真等到张懿通知各郡……

  或许就迟了!

  乔琰刚让人酬谢了信使,在山中巡逻的褚燕就让人来报,在南边的山岭之中意外发现了飞蝗踪迹。

  蝗虫成虫的飞行能力毋庸置疑,既已有抵达山岭的,料来后续飞抵乐平的至多也不过是一两日的时间而已。

  乔琰一听此事,当即着人喊来了手底下的人。

  那乐平的地形模型也重新派上了用场,被她让人扛了过来。

  只是此时这模型之上,取代了原本标识的开垦山地范围和山中可用之物位置的,是在县中农田地带的横纵沟壑和龙骨翻车位置的标注。

  这是一种曾被记载在《除蝗疏》中的“笨办法”,但恰好因为龙骨翻车的存在而变成了一种相对可行的办法。

  “劳烦仲德先生从县中开仓取粮,播撒于此前掘好的沟渠之中,间隔放置,如今未到收获季节,成熟粟米比之庄稼更能诱蝗,长沟又在翻车之下,一旦聚集蝗虫数量到达一定数量,立即打开翻车下槽灌水而入,将之活埋。”

  这活埋二字一出,举座皆惊。

  要知道如今的人对蝗虫的了解甚少,起码在唐代以前,遇到蝗灾过境,第一个想到的是天谴而不是虫祸。

  “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①

  ——这便是此时的常态。

  更有对蝗虫敬畏有加的地方,甚至对蝗虫有蝗神的称呼。

  起码在唐太宗李世民带头吃蝗虫,不避大臣劝阻的“恐有疾”之前,时人连捕捞蝗虫的想法都没有。

  充其量也不过是如同乔琰此前书信于张懿的说法一般,是要想法子削弱蝗灾的影响,而不是要在蝗虫过境的时候将其捕捉。

  但乔琰在乐平经营的一年作用显著,已建立起了足够的威信,尤其是那几个跟随她已久的,更毫不怀疑乔琰决断的正确性。

  至于被她头一个吩咐做事的程立,更是个没那么多顾忌的人。

  或者说,谁有可能会觉得飞蝗为神,程立都一定不会觉得。

  他颔首回道:“我立刻带人去做。此时飞蝗临境还不多,能被诱捕的也难免较少,若放水有些浪费,我着人直接局部灌水掩埋就是。”

  有了他开了这个头,其他的也好安排了。

  乔琰转头看向了另一边,“元直,你让人将薯蓣山田之下的鸭群于县中各处分布圈养,只是不得让其侵扰庄稼。”

  徐福拱手领命。

  鸭吃蝗虫一事倒也不算是个秘密,若算起来的话,会吃蝗虫的动物还有蛙类,但后者的养殖显然不如前者容易。

  这跟直接上手捕蝗不太一样,乔琰也不太清楚这个时期的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或许是什么蝗神献祭给了鸭子神之类的,但听起来好像也不太对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