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5章 一亩地赚1000多?_大山果园198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种过。

  原因也很简单,他认为种辣椒是不务正业……

  这件事,算是李牧羊一生的“污点”,当村里后来普及这种大辣椒,有人家连自己地带承包地,一种就是几十亩,每年能赚几万块的时候,李牧羊一边在人家承包里干活,一边长吁短叹。

  这就是后话了。

  以后来者眼光看前人,就会发现前人有时候很“傻”。

  但其实这就是一种思维界限。

  就像小时候很多想不通的道理,在大了后恍然大悟。

  不是因为小时候脑子笨,而是因为信息资源,见识小,所以能用来做决定的基础资源比较少。

  而大了后,见识多了,限制条件也多,慢慢也就变得更成熟。

  从这个层面来说,有时候老人的很多建议,也是很有用道理。

  李牧羊这种很普通的人,就是因为经历过一辈子,有了年龄的加成,竟也变得好像很有智慧。

  便是这个道理。

  他循着记忆,走了几次弯路,最后来到一个大院门口。

  到了才发现,之所以找不到,是因为这个大院现在还不叫啥药材收购中心,而是叫“老十字。”

  好像是一个老的集市吧。

  庆城的区域划分经历很多次改变,开始这里就是一个小小镇子,慢慢变成区,行署,县,市,地区,后面又重新变为地级市。

  这个老十字就是早些年下属一个乡办公地。

  后来乡撤了后,不知怎地就变成了药草收购中心了。

  这个中心后面是经过翻修的。

  李牧羊记忆中的这个中心,翻修后很有古韵,雕梁画栋,大门楼上还有个药王孙思邈的大幅画像。

  和现在完全不同。

  他昨晚就在想这个事,今天要来看看红芪这种药物到底是啥样的,市场价格如何,有什么注意事项,不同品相的区别是什么?

  他对药草所知甚少。

  只能大概认识十几种很常见的药材。

  像红芪这种已经属于认知之外的东西了。

  进了院子,发现里面分两层,就有点像古代电视里那种“青楼”一样,每个店子门口都摆放着很多药材的篓子,处处都飘荡着浓浓的药草味道。

  更有趣的是,每个店铺门口也几乎都站着一个招呼人的“伙计”,只要看到农民打扮的人,就会热情招呼,一声声老乡喊的十分热情。

  就想问问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要卖。

  药草这种东西,野生的肯定要比人工培育的效果好很多。

  李牧羊别的不知道,但知道黄芪啊。

  这玩意因为需求量大,以前林场的苗圃还准备开辟了一个药田,想研究下人工种植。

  结果呢,东西是可以种出来,但是药效完全赶不上。

  最后只能卖个白菜价。

  苗圃也不了了之了。

  野生的黄芪和人工种植的黄芪,不仅是外表和色泽的差距,味道上也差距非常大。

  而且据说药草这玩意,有时候重要的不仅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