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章 兵进中亚二_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巷战。

  面对先进的龙式步枪,浩罕士兵有心无力,向城内皇宫聚集。

  穆罕默德·古德亚见中华帝国冲进城内,在两千骑兵的保护下向北门突围,赖文光在北门早已布置好防线,在机枪的扫射下,这些阿拉伯骑兵只能饮恨黄沙。

  穆罕默德·古德亚死在乱军之中,帝国士兵以伤亡三百人的代价占领了浩罕城,至此,浩罕国被灭。

  征服浩罕国缴获极多,粮食等物资就不用说了,足够远征军半年使用,英制马蒂尼亨利步枪一万余支,火炮三门,机枪两挺,战马极多,足有两万五千匹,黄金二十万两,白银一千万两,还有三大箱珠宝,这些财物已经封存,准备运回国内。

  九月,赖文光率领两万精锐攻入布哈拉汗国,与哈萨克两面夹击,最终两队在首都布哈拉会师,最终汗王穆扎法尔丁·巴哈杜尔开城投降。

  十月初,联军再攻希瓦汗国,希瓦汗国料想敌不过中哈联军,直接俯首称臣。

  十月底,联军将中亚地区的反抗势力全部清除,中哈两国开始坐地瓜分,刘峰按照承诺将乌兹别克地区给了哈萨克,另外还有土库曼地区。中华占领的区域则是与新疆交界的塔吉克斯坦地区。

  战争结束,中亚国家只剩下哈萨克王国、阿富汗斯坦。中华帝国领土向西扩张了三十万平方公里,牢牢的控制了中亚地区,眼前只剩下阿富汗了。

  夏宫内,刘峰看着地图有些踌躇,下一个目标就在眼前:阿富汗。

  阿富汗,东南接南亚次大陆,可下印度洋。西北连接中亚、西亚,可抵达地中海,地处、南亚、中亚、西亚交通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地图上这个并不大的国家,让他犯难了。因为这个国家非常不好惹,在前世世界被称为“大国坟墓”!这个响亮的名字可是实打实的,在这个时代已经出现很好的例子。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也就是鸦片战争前一年,英国看中了阿富汗的位置出兵入侵,他们很快占领了这个贫穷的国度首都喀布尔、等主要城市,本以为已经征服了这个国家,然而事情却出乎意料、阿富汗人民揭竿而起,展开游击战,依托有利地形,进攻英军哨所,袭击补给线,搞得英军惶惶不可终日,只能加大驻军数量,然而阿富汗全民皆兵,在1841年爆发大起义,进攻占领首都的英军。此时英军驻军有近五千人,还有一万多的随军家属,万人被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海洋里,只有一人逃出来向其他的英军报信。英军哪吃过这样的大亏,立刻集结兵力反攻、报复,重新占领喀布尔,然而阿富汗人民没有屈服,反抗越来越激烈,英国经过三年的战争仍未将其征服,反而损失惨重,最终撤回印度。要知道当年鸦片战争英国侵略中华的时的七次大战每次投入兵力都未超过五千,却是全胜。相比之下清廷要比阿富汗强大的太多了,但事情就是这样让人捉摸不透。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在前世的世界英国非常不甘心,在1879年再次入侵阿富汗,这次他们成功将阿富汗变成附属国,但后续签订的一些不平等条约彻底激怒了阿富汗人民,他们再次起义,英军处处碰壁,再次撤走。就这样,在1919第三次英阿战争爆发,英国依然没有击败阿富汗军民,被迫承认阿富汗独立,要知道此时英国已经取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武器精良,还有装甲车和飞机支援,但还是失败。接下来阿富汗更狠,粉碎了苏联的入侵,利用十年时间险些将庞大的苏联拖垮。再后来的美国,也是深陷泥潭不可自拔。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阿富汗虽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人民却是异常勇猛坚韧,是名副其实的“大国坟墓”。

  清末之帝国崛起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