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章 李秀宁剥虾_大唐,我可以加持道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尝不是她养不了这么多的军队。

  日食一斗啊!

  就问你怕不怕?

  老实说,这么些年下来,李秀宁完全不知道她是怎么撑下来的。

  数十万人的人吃马嚼,怎么就努力活了下来。

  她当然不知道了。因为有些事,身为当事人是不会感受到的。

  随随便便,便有人认她当老大,拉起了一只几十万人的队伍;带着没饭吃的人马出去逛一圈,整个城都投了她。

  这样的事不要说当事人了,就是一帮记唐史的史官们都不知道怎么落笔,只能是什么都不写。

  怎么写?写她天命所归吗?李唐的男人们还没死光呢?

  李秀宁说:“非是秀宁不体恤士卒,实在是日食斗米,秀宁难以为继。”

  李秀宁的担心,马凡当然懂,怎么说他也是军中主簿。一石是十斗,一斗是十升,马凡是分的清的。

  日食十升米,就古代一亩地产粮一两石,就明白日食斗米的恐怖。

  《墨子·杂守》:“斗食,终岁三十六石。”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一个士兵需要三十人供养的原因了。太能吃。

  只不过公主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我说的改善伙食,是指李世民睡哪儿改善哪儿的伙食。

  怎么她的意思似乎是改善所有人的伙食?

  嗯,她的想法是值得支持的。想自己堂堂穿越者,还没人一古人想的长远。

  事实上这事再过上月余,就不再是个问题。

  古人为什么会日食斗米?

  一个是力气大,消耗也大。

  二个就是肚中无油,所以吃的才多。

  而马凡手中有什么?

  他有张万岁。

  这是一个养了七十多万匹战马,支撑了李唐攻打突厥,使得巨唐的版图扩张到中亚的牛逼人物。

  后来武周时期为什么把唐朝的势力从中亚收缩了回来。历史上有很多的说法,什么管理不过来,什么帝国极壁。

  但是马凡看史时,注意过,武周时张万岁死了。

  而没了张万岁,唐朝的养马量再没恢复过七十多万匹。

  说的白了,就是没了马,唐朝的运输量跟不上了。

  什么帝国极壁。看看蒙古就知道了。

  蒙古人骑着马,从亚洲硬生生的打到了多瑙河。这是被蒙古人证明过的古典帝国武力投送。如果不是蒙古自己闹了分裂,只怕多瑙河都不是极限。

  手握这么一个畜牧业大佬,马凡会担心一万人的伙食吗?

  这是多看不起人家大佬啊。

  就像马凡一点儿也不怀疑马三宝可以说降张万岁一样,对于张万岁大佬的养殖能力,马凡同样有信心。

  现在的问题只有一个,时间。

  小动物们长到可以吃,是需要时间的。哪怕是大佬,也没可能凭空造物,变出肉来。

  所以,需要打个时间差,先把肉弄出来。

  这个时代哪里的肉最多?

  当然不是百姓们的家中。

  野外。

  这是一个野生动物远远多过人的时代。

  马凡为什么不敢一个人返回长安?

  真不是李秀宁以为的马凡是来投她的。

  马凡是真的不敢一个人在野外乱走。一个是没有地标容易迷路,二个就是真的容易走到老虎的家中。

  古人有云:一山不容二虎。

  这话反过来的意思是说:一个山头至少一只大老虎。

  是的,老虎多的一个山头分一只都分不过来,这你敢信?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