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答几个问题_情满四合院中的幸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学前班都没有哪来的幼儿园?其实早在1954年北京就有幼儿园存在了,更早时叫托儿所。但当时大都属于机关幼儿园,老百姓的孩子是很难进去的。

  问:你开始写的时候不是预订空间里还要养牛和羊吗?

  答:想法就是想法,现实就是现实。比如牛那时候比人还值钱你去哪弄?其实你想养就养的?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所以能养猪就不错了。

  问:老太太给何雨柱找工作是怎么回事?不是说是接他老爸何大清的班吗?

  答:这事儿得仔细掰扯掰扯,首先,我是作者我的作品允许我胡说八道。

  其次,原剧中自始至终没有提到过何雨柱是谭家菜传人,他展现的都是川菜的手艺。这说明他有一个川菜的师傅,他的手艺并不是来自于父亲何大清。

  另外我在前面章节(第五十二章)也交代过,谭家菜是何雨柱根据他父亲何大清留下的菜谱,自己研究的。

  再次,原剧中有说过何雨柱带着几岁的何雨水,去保定却没能见到他的父亲,这也是何雨柱恨他父亲的原因。从年龄上推断,当时的何雨柱应该还未成年。

  最后,基于以上几点,以聋老太太对何雨柱的喜爱,再加上等着他给养老,给何雨柱找份工作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问:我看到好多作品,都是从头怼到尾,你这本书为啥一个人都没怼过?

  答:我小说里的主人公,只是一个有点超前意识的小市民,有点小聪明,有点小心机,有点小打算。但他做不到怼天怼地怼空气。

  原剧中的何雨柱为什么最后借钱只能找徒弟,不就是嘴太损吗?由此得罪了很多人,使得别人并不愿意帮他。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极少见到没事怼人的人。当然,网上的喷子们不算。毕竟我们都要为了生活而奔忙,哪有那时间怼人玩儿?

  我所写的主人公,一直是为了幸福这两个字而努力的人,而不是为了成为怼人战斗机。

  当然也不可能一次都不怼人,毕竟该出手时就出手嘛!主人公的武力值还是超高的,有时不仅要怼人,还会动手。

  问:你到底查过资料没有?知不知道60年代高中上几年?

  答:60年3月开始按上级要求,指定个别学校进行学制改革。

  各地分别进行中学四年制、五年一贯制,中小学九二制,高中二年级分科,高中三年级分科,中小学十年一贯制、九年一贯制、七年一贯制。

  大学预科两年或三年制等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以上这段话是我从资料里面抄的)

  并不是每所学校都是高中两年制,只是各地不同,指定学校的多少不一样罢了。

  到了66年以后,改成初中,高中各上两年共四年制。76年以后恢复三三学制。

  甚至到了现在,还有个别学校小学五年制。也有个别学校初中两年,高中四年这样的学制。

  60年3月以前我们沿用的是51年制定的633学制,从60年三月以后才逐渐有所改变,但也不是全部。

  问:60年代到底有几天法定假?

  答:60年代初,元旦一天,劳动节一天,国庆节三天,春节三天。到了特殊时期,认为春节是四旧之一,所以不放假。

  ———————————————

  最后我要说的是,大家能不能别自己认为不合理就开喷,您多少查一查资料,别闹出一些常识性错误让人贻笑大方。

  我写到现在,我不敢说100%没有差错。但好多东西都是我查了又查才敢写出来的,就算有一些我只在网上查到了,我也是对比了许多网友的回复或发表的文章才会写。

  另外还有一些,资料我虽然查到了,但是却不能写出来,这些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谢谢大家的支持,也感谢大家给我投的各种票票和打赏!

  谢谢,谢谢大家了!!!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