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零三章 京兆新军显神威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就打到了陕州治陕县城下,之前还硬撑的西军士气顿时大跌。

  陕县即后世的三门峡市,与平陆县隔河而望,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其地背靠黄河和中条山,不仅是黄河水运的重要枢纽,还是陕西诸路的“大门”。

  由陕县沿黄河向西南行进四十余里的灵宝县,便是古函谷关所在地。

  为保证陕州的安全,宋廷之前就在此地部署有重兵,守臣为西军宿将杨惟忠。

  宣和二年,宋军在大名府迎战同军时,因黄河冰裂而遭遇空前大败,杨惟忠错误判断形势,曾和辛兴宗等人意欲裹挟童贯割据河东。

  几年后的太原府危机,其人又与种师道、刘延庆等人逼迫道君皇帝出兵对抗同军。

  结果,这次军事冒险再次遭遇大败,接连葬送大宋多年积累到精锐兵马。

  道君深恨杨惟忠再三败坏国事,寻机将其人打发到淮南东路。

  之后又接连贬斥,将其降为武翼大夫,华州兵马钤辖兼永兴军路第六将主将。

  赵桓继位后拨乱发正,升杨惟忠为武功大夫,永兴军路安抚副使兼知陕州事。

  新宋建立后,赵构暂时没办法给陕西诸路提供充足的钱粮供应,便对文武官员大加恩赏,又升杨惟忠为武略大夫,并委任其人为北道副都总管。

  总之,两宋朝廷都对控扼陕西咽喉的陕州极为重视,两任皇帝也对守臣杨惟忠一再加官晋爵。

  但除了这些虚头巴脑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官爵外,朝廷近一年来辗转供应陕州的钱粮还没有大同给的多。

  这也导致了大战开始后,在西军成名多年的杨总管坚决不肯投降,其人麾下的将士却没法与主帅的情绪保持一致。

  赏钱大缩水,换别人早不干了,还是看在老总管的面子上才应付应付。

  要爷爷们拼命?

  得价钱!

  在第四军官兵对猛烈攻击下,陕县仅仅坚持了小半天就摇摇欲坠。

  军情危急,杨惟忠只能不顾自己五十五岁之龄,亲自率领家将亲兵出城打反击。

  然后,被正值壮年的同军营正王德抓住机会,反冲锋一波,斩其于马下。

  主将战死,士气本就低迷的陕县守军当即打开城门,投降了。

  陕县既下,牛皋果断抓住时机,暂时放弃黄河对面夏县、平陆、芮城三城,率军沿河急进,接连拿下灵宝、虢略(虢州治所)、湖城、阌乡四县。

  阌乡县在陕州的最西端,其地处于中条山的末端以西,正好在黄河“几”字形横折弯钩的拐弯处。

  控制了阌乡县,左牵黄河、右枕中条山的河中府和解州两地宋军便成了瓮中之鳖。

  遭受同军前后夹击,无路可逃的大宋北道总管、权河中府事赵野(就是一年前被赵桓罢免的首相)仅仅犹豫了一天时间,就率河中府和解州军民向同军无条件投降。

  为争取立功,刚刚投降赵野便主动提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