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漫漫而修远兮_泾渭情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齐颜遥拜京都。

  臣率领之一行官员已抵达关中,再有十五日即能抵达淮南。

  钦差御史团所到之处,百姓夹道相迎,十里相送。沿途百姓听闻陛下皇恩免去淮南战事,无不歌颂陛下之胸怀雅量,可见陛下乃民心之所向,天威福泽四海。

  古今以来,历朝百姓之所求不过二事:三餐温饱,天下太平。

  自陛下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减免赋税、重视农桑、心系万民。虽有天灾作祟,但朝廷处置得当。

  故此,陛下乃民心之所向也。

  淮南之暴民,虽遭天灾,但得朝廷赈济在先,起兵叛乱在后。乃不忠不义之无名之师,依臣之见暴民纵使占尽地利,然失道寡助,不足为惧。

  臣此次必定平息淮南叛乱,还朝廷太平之后方,恭请陛下安居京城主持大局,静待臣归。

  承启元年·十一月。

  齐颜走后的第十日,南宫静女收到了这样一封八百里急奏。

  当时正在上朝,内侍捧着竹筒入殿时大殿霎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那个封了红蜡的竹筒上。

  南宫静女也暂停的朝会,拧开竹筒从里面掉落了两封信笺。

  其中一封就是上面的内容,南宫静女看完后心头一松,却端着没有露出笑容。

  另外一份的信封上写着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静女亲启。

  南宫静女心头一动,齐颜已经很久很久没唤过自己这两个字了。

  南宫静女不动声色,撕开了这封信,只见上面写道:

  陛下,见字如面。

  离京已有五日,不知京中一切可安好?

  止于落笔之时,淮南之行一切顺利,然臣观沿途民生,惊觉不少萧索之地,房屋破败杂草丛生,或许这便是朝廷税收无力的原因之一。

  臣已在下方标注州府,还请陛下遣大司农及户部官员实地堪访,及时找到问题源头。

  臣在书房内留有五份卷宗,原本想送给陛下的一份生辰礼物,奈何因故没能及时写完,臣已挑出其中五卷,虽然此时并非最佳时机还请陛下先行过目,再做定夺。

  古有先贤曾云:乱世应用重典。

  又有贤者曾曰:欲速则不达。

  臣思虑再三,亦不知推行新政利弊几何,遂请陛下独断。

  余下五卷并非十分紧要,待臣细细润色,归来后再呈与陛下。

  另:玉萧可乖巧,书房是否每日都去?

  读到此处,南宫静女的嘴角已经不可控制地勾了起来,她看得出齐颜的行文也是笔锋稍顿,不知思索了多久才写下了接下来的话……

  齐颜:臣之心,依旧如故。

  谨颂冬遂。

  第一封是君臣间的奏报,第二封分明是家书,抑或说是……情话?

  虽然通篇不见一个孟浪字眼,可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涓涓入心。

  南宫静女反复看了几遍,终于展颜一笑。

  南宫静女是被齐颜那一对“子云”“子曰”给逗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