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〇九章 巡游黑龙江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书恒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现在江苏全部落入了他的锅中,于是他开始把眼睛放到了浙江。

  刘丽川拿着董书恒的钱物不知道去哪里了,这个人很能隐忍。当初,董书恒劝他不在上海起事,他很痛快的就同意了,可见此人眼光独到。

  这都几个月过去了,此人也不知道会把起义的地点放在什么地方。但是董书恒猜想他在浙江起事的可能性比较大。

  ……

  黑龙江上,一队炮艇挂起满帆飞快地从江面上掠过。鲍有志站在船头看着墨绿色的江面还有江边山林里黄绿相间的美丽画卷,不觉间感到深深的迷醉。

  黑龙江的江面开阔,水量充沛,正当深秋,江边的落叶林已经开始枯黄落叶,针叶林却依然苍翠浓密。站在炮艇上能够看到水中那成群洄游的鲑鱼,庙街的的民兵捕鱼队已经在江中大量捕捉这种鱼,腌制晒干之后作为基地冬天的粮食储备。

  看着水中的鱼群,鲍有志突然感觉总统的决定是多么的明智。

  这里果然是一块宝地,除了冬天有些冷,其他什么都好。在这里即使不种地,光靠渔猎就能过的很好。

  当然当地的猎人过的很苦,那是因为他们手中没有好的装备,如果他们有猎枪,有渔船,他们也能过得很舒坦。

  至于寒冷,鲍有志觉得这很好解决,冬天的时候猫在房子里就好了。

  现在庙街新修的房子都是用实木做框架,中间垒上厚厚的土。房间里都有土炕。冬天的时候只要把炕烧起来,房间里面就会温暖如春。

  在这里有砍不完的木头,庙街的基地每一栋房子周围都储备了大量的木柴。那些俘虏的俄军现在就负责伐木,这是一个最忙碌、最辛苦的活计。为了防止逃跑,淮海军用脚铐将他们两两拴在一起。

  鲍有志不需要去管基地的建设,这些事情自有那些已经到达的农场管事去做。

  之前运输民兵的船队带来的建筑材料被优先用来修筑防御工事了。在庙街深入内陆的几条山道旁都依托山势建立了永久工事。

  就在五天前,有一队从北边据点过来的俄国士兵,对庙街发动了突然袭击。

  这队俄国士兵的数量并不多,只有不到五百人。淮海军的陆战队依托壕沟,打退了这些俄国人三次进攻。

  在留下了200多具尸体后,这些俄国人果断地撤退了。淮海军也没有追击,毕竟再往北全是茂密的山林,很容易遭到伏击。

  淮海军没有什么损伤,倒是俘虏营中的俄国人听到了枪声后,在军官的带领下发动了暴动。不过很快就被民兵镇压下去,但是俘虏死了几十人。为此营地把所有的俄军军官全部枪毙,只留下普通的士兵。

  经此一事,庙街的基地加快了防御工事的建设。甚至把一些民生的设施都暂停了。本来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