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七章:把陶成道调给你_洪武年间小神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冲着陈松摆摆手。

  陈松行了一礼,退出了御书房。

  看着陈松的背影,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对于陈松的医术,朱元璋是非常相信的。

  他觉得,陈松刚才说的那些话差不多是正确的,孕妇年龄太小,生产时的困难就大。

  可是,天下都这样过了几千年。

  就算朱元璋下旨,规定天下妇人生产的时间,估计也无济于事。

  这种根植在百姓脑海中的念头,不是朱元璋一道圣旨能改变的。

  回到太医院,陈松收拾了一下班房。

  毕竟一会儿,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万户”要来。

  像这种为了自己的梦想以及真理献出自己生命的人物,是值得敬佩的。

  刚刚收拾完没多久,一个穿着普通圆领衫,书生模样的中年人出现在陈松的班房门口。

  此人长着一张国字脸,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下巴上留着一撮胡子。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

  “敢问可是陶先生?”陈松走出房间,拱拱手,问道。

  来人正是陶成道,他回了一礼,道:“可是陈常青?”

  朱元璋给陈松起的字现在朝中大部分官员都知道,一是陈松的名声以及医术摆在那里;二是陈松的字是由朱元璋起的,想不被外人知道都难。

  “在下正是!”陈松做出一个请的手势,侧过身子,“先生请进!”

  陶成道微微吃惊,他没有想到,当朝驸马都尉,深受朱元璋看重的神医陈松竟然如此谦逊有礼,丝毫没有那些淮右勋贵傲慢的做派。

  “不用如此,不用如此!”陶成道忙道几声,走了进去。

  陈松找来两把椅子,放在房间的侧方。

  陈松坐在上位,看着坐在自己旁边的陶成道,“先生这次过来,可有陛下旨意?”

  “旨意没有,倒是有一道口谕。

  陛下说,这几天你可以不用来太医院,甚至连早朝都不用上,和在下一起,制造新式火器,直到造出来为止。”陶成道一五一十的说道。

  陈松点点头,然后问道:“原来如此,那不知道先生什么时候可以开始?”

  “什么时候开始都行,地点不管在哪也行。”陶成道倒是没有过多的要求。

  陈松说道:“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在寒舍吧。”

  “好!”

  “那我先收拾收拾,待会就走!”

  陈松急忙收拾起来,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收拾的差不多了,带着陶成道走出了太医院。

  回到家,陈松带着陶成道钻进了书房。

  陈松将书桌从靠墙位置搬到中间,两人对坐在书桌前。

  陈松问道:“不知道先生对现在的火器是如何看待的?”

  陶成道摸着下巴上的胡子,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

  差不多一盏茶的功夫,开口道:“火器,始见于宋,直至今日,也有百年的时间。

  从一开始,火器就有不小的优势。

  熟知军事的人都知道,弓箭手在军中的地位很高,有时候能决定一场战事的胜负。

  可是,弓箭手的培养非常困难,少说也要七八年的功夫。

  可是火铳就没有这个缺点,三两个月就能上手。

  ……

  唯一不足之处,就是打的不准,威力也还差点。”

  陈松听完陶成道说的那番话,点了点头。

  陶成道说的不错,说的非常有道理。

  能在这个时代,说出这些道理来,实在不容易。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