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一章:杨昌_洪武年间小神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办法将货物卖到爪哇去。

  这样一来,南下的路就堵上了。

  “唉,明初这个大环境,出海经商实在是太难了,难怪朱元璋禁海,实在是没有办法。”

  陈松靠着椅子靠背,静静的看着房顶。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去朝鲜和倭国了。

  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大明的货物在朝鲜非常受欢迎。只可惜朝鲜太穷,消费能力有限。

  只是,现在的朝鲜还不是朝鲜,还不是大明的藩属国。

  如今的朝鲜还是高丽王朝,朝鲜的成立,还要等到洪武二十五年。

  至于倭国……”

  “如今倭国还处于战乱当中,南北朝争斗不止,所有人注意力都在战争上,就算货物拉到倭国去,恐怕也卖不出去,更何况还有流窜在海上的倭寇。

  除非往倭国走私武器,但朱元璋大概率是不会同意的。”

  看着久久没有说话的陈松,杨昌也陷入了沉默当中。

  过了很长时间,陈松坐直身子,看向杨昌,“你去没去过高丽?”

  “回大人,小人没去过高丽,但听人说起过,高丽地小民贫,很多东西都没有,咱们的东西上到丝绸下到普通的棉布,在高丽都是抢手货。

  以前陛下还没有平定天下的时候,就经常有商人去那里经商。”杨昌将自己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

  “高丽,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洪武二十五年朝鲜才成立。

  如今还是王氏高丽,虽然高丽在洪武十一年派出使者向大明进贡,可是他们还和前元眉来眼去,高丽不可尽信……”

  陈松说的没错,虽然高丽之前向大明进贡,但这不代表高丽臣服了大明。

  洪武十五年时,朱元璋派遣北元降将胡拔都深入辽东,招抚当地的女真人等。

  第二年八月,胡拔都又率部进抵端州(后朝鲜端州市),女真首领金同不花降附。

  可是这里已经逼近高丽,高丽王命令大将李成桂率兵出击,双方战于吉州(后朝鲜吉州市),大明战败。

  这个李成桂,就是日后朝鲜的开国国王。

  虽然还没有到洪武十五年,可高丽还是那副鬼样子,貌恭心不服,倘若轻易前往高丽,势必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市舶司有了,商船有了,战船有了,海图有了,可唯独缺少做生意的地方。

  倭国倭国不行,高丽高丽不行,爪哇爪哇不行,四周不是敌人就是在打仗。

  “唉,我现在终于明白朱元璋为什么要禁海了,不禁海不行啊。”

  陈松挠着头,一脸的苦闷。

  牛已经吹出去了,就算再困难也要咬着牙顶上去。

  “你先下去吧!”陈松冲着杨昌摆摆手,示意他先退出去。

  杨昌行礼过后,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杨昌走后,陈松将之前制定的市舶司制度取了出来。

  市舶司制度已经制定的差不多了,各项细节已经完善。

  在陈松的规划当中,市舶司设提举一人、副提举两人。

  下面再设管商队主事两人,吏员若干,负责统领商队。

  再往下设置采买、售卖等大使,负责采买货物以及往外面售卖。

  除此之外,再设置商税主事以及账房主事各两人,吏员若干。

  这两个部门和商队主事同级,直接市舶司提举负责。

  在陈松的规划中,商税是必须要收的,就算是给朝廷做生意,也必须要收商税。

  除了这些内容,陈松仿照后世海关的制度,对市舶司制度进行了完善。

  这些内容繁杂众多,陈松将制定出来的这些内容,工工整整的抄写在奏折上。

  第二天早上,陈松让人将这封奏折送往应天府。

  当天晚上,奏折摆在了朱元璋的案头。

  朱元璋打开陈松的奏折,借着案头的烛光,认认真真的看着。

  陈松的奏折很长,可又不像茹太素那样废话满篇,通篇全都是干货。

  朱元璋时而皱眉,时而沉思,看完陈松这封奏折,花费了他整整一个时辰的时间。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