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三章 有客人来_隋末之万钧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长孙皇后一顿吓唬,整个长孙府上一下子变得特别安静,下人走路像幽灵,说话都不敢大声。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噤若寒蝉”。

  其实按照长孙皇后原本的计划,她是不打算在宫外留宿的。

  皇上还在宫里,她若在宫外逗留的时间长了,不仅容易传闲话,也会给后宫的女人创造可乘之机。另外“小骨头”虽然有奶娘照顾,但终究让她放心不下。

  然而出宫的时候被褚遂良闹了那么一出,她若就这么回去那多没面子。

  她可以不追究褚遂良的过错,但姜万钧必须有所表示才行……

  再说另一边的姜万钧,今天拿到朝堂上讨论的事情有好几个议题。

  内阁主要拿出来两个议题,一个是皇帝行宫该如何处置;另一个议题是逗留京城的士子这么多,要不要举办第二次抡才大典。

  姜万钧的意思是将行宫全都卖掉,他又不会去住,每年维护成本却极高,实在是有些浪费。

  那些行宫的位置都不错,很多富商愿意花重金购买,姜万钧认为不如卖掉。

  然而内阁讨论过后认为应该保留,他们一方面担心皇上反悔,到时候还会花费巨资重新建造;另一方面则是觉得行宫代表的是皇上的脸面,让富商住进去成何体统?

  别说姜万钧这个皇帝,就是下边的大臣也不止一套宅院。

  百官大部分是比较倾向于支持内阁的决定,姜万钧无奈之下,决定将行宫送给李纲用来办学之用。

  既然“卖”显得丢脸,那他这个当皇帝的只能假装大度了。

  这下没有人再站出来反对了。

  接下来是关于第二次抡才大典的议题。

  内阁以为应该“乘胜追击”,扩大在士林中的影响力,将人才全部笼络过来。

  姜万钧并不赞成,他有自己的考量。

  他搞抡才大典的真实用意是扶持寒门子弟,而不是为那些世家子弟开辟更多的上升渠道。

  不过这些话姜万钧只能藏在心里,朝堂之上九成以上都不是寒门,他说出来不利于团结。

  姜万钧没有明着拒绝举办第二次抡才大典,但他提出了一项改革的建议。

  先由各郡县组织考试进行遴选,择优晋级,来京城参加复试。

  这样考生便不需要来京城参加初试,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复试在京举行,殿试还是老规矩,由他这个当皇帝的亲自主持。

  这样一改,看似改动不大,但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却不少。

  尤其姜万钧提出来,各郡县可以自主出题。

  姜万钧的提议得到了百官们的一致支持。

  将初试下放,也就意味着下边的官员手上的权柄增加了。

  谁不想桃李满天下,门生遍地?

  李纲对此也没有意见,上一次抡才大典他真是忙坏了。如果举行第二次抡才大典,搞不好可能会有上万考生涌进长安,到时候他就算累吐血也忙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