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大进军(二)_回到民国当大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治事件这位仁兄是一件没落下。辛亥革命的时候,是汤化龙力主推黎元洪为湖北军政府都督,汉阳失守后他又跟着黄兴一起去了上海,自然参加了南京临时政府的组建。此后南北和议,他又在里头,二次革命前,他和梁启超折腾了个进步党,和袁世凯很是不对付。二次革命他通电反对暴力革命,当然不是因为他拥护袁世凯,而是觉得革命党人办错了。事实证明,如果革命党不搞二次革命,把矛盾直接激化,袁世凯也不敢如此肆无忌惮的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

  二次革命后,汤化龙还借战争的东风积极壮大湖北一系,不仅拿下了湖南的地盘,而且还在央为本方争取到了一部分权力。可惜被袁世凯玩了一招釜底抽薪,接着张振武的案子,把黎元洪骗进了北京当了有名无实的副总统,然后北洋军进占湖北,在湖南也驻军。原本生机方起的湖北系立刻遭到了残酷的打压,不过汤化龙并没有就此消沉。当袁世凯决定称帝的时候,汤化龙就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和梁启超以及熊希龄此前一直躲在天津的租界里,秘密讨论局势的变化。别看王振宇这边国社党的旗号打得震天响,可实际上,在北方,进步党的名头越来越大了。蔡锷是梁启超的学生,王振宇叔侄也在熊希龄名下,因此一时间两人也被视为这次护国战争的主要领袖人物。尤其是护**的讨袁檄还是梁启超亲自草拟并在天津对外发布,由此在京津一带的政治人物看来,进步党才是这次战争的总后台。

  相比于梁启超和熊希龄,汤化龙手里可以打的牌不多。不过湖北人可是出了名的九头鸟,最擅长的就是斗地主,玩的就是以小博大。而且在汤化龙手里还有一张小王,这牌就好打了。

  战事一开,就意味着各种政治势力要重新洗牌站队了。汤化龙也不例外,他很快就和熊希龄,梁启超谈妥了,一旦最终逼袁下野,那么就拥戴黎元洪为总统,熊希龄复任总理,而梁启超为财政总长,自己则任内政总长或议长。既然在战后利益分配上达成了一致,接下来的问题好说了,大家的目标统一为如何让袁世凯尽快倒台。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一书有一句话绝对是没说错的,军事不过是政治的一种手段延续,不过当王振宇及其麾下的青年军表现出足以推翻袁世凯和北洋势力的实力的时候,汤化龙的心思又活了。他改变了自己最初的计划,不再是通过熊希龄,而是亲自去找王振宇谈合作。所以他冒着极大的危险来到了湘西,来到了安江。而这个时候,黎元洪已经开始南逃汉口的行动了。

  既然是有求于人,汤化龙绕了一下子之后还是决定直奔主题了:“王大帅,此次讨袁乃是正义之战,阁下居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