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0章 决战前夜(四)_回到民国当大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的江西抽调,这样就算有缺口也还有时间去补齐,不会影响全局。

  至于东南方面军的高层,只是委托李宗仁一人显然也不合适。毕竟进军江浙没那么简单,除了军事斗争外,还有许多负责的政治问题。所以王振宇思索再三,只能感叹自己手底下可用之人实在是太少,把刚到广州不到一个半月的杨永泰调往江西,担任东南方面军高级参议。而广东和广西的工作则分别交给了李不韪和曾琦两个国社党高级干部,为了避免意外,还把陈公博也派去广州协助。同时湖北方面,徐源泉和万耀煌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主政湖北的机会,不好意思,王振宇没打算如他们的意愿。他把自己的老丈人派到了湖北担任代理省长,徐源泉和万耀煌见到这个情况自然也不敢有意见,随后万耀煌被调往东南方面军担任副司令兼总监一职(就是监军),徐源泉则被调去江西处理第九师和第十师的整编工作。

  青年军自己这边的变动都这么大,更不要说已经感觉到了危机并开始积极应对的北洋军了。

  冯国璋在老袁的支持下动作浮度很大,首先就是在皖北地区,冯国璋除了把驻防镇江的张怀芝的第五师调往外,还计划把从湖北撤下来驻防芜湖的王占元的第二师一并调过去。如果只是北洋的二个主力师,左路军前敌指挥白崇禧还不担心什么,关键是冯国璋还为倪嗣冲求了情,同时把倪嗣冲的二万定武军和张勋的三万辫子兵一并调往皖北。这前前后后可就是十万大军了,你说白崇禧要是不哆嗦一下,那他就是个傻二。

  于是摆在李宗仁面前的课题就大了,如果支持白崇禧的计划,把廖磊的第四师也划拨到左路军,以三个主力是七万五千人去迎战北洋十万大军,那么很可能导致右路军兵力不足,影响其突击速度,最终也许陶峙岳的军队还没进浙江,浙江就落到孙中山的手里了,这个后果李宗仁承受不起;可如果不同意白崇禧的方案,那么一旦短时间解决不了皖北的北洋军,等着北洋第一,第十五师,第十六师坐火车南下,那皖北就会打成焦灼状态,最终败坏整个局势,这个后果李宗仁同样承受不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李宗仁这才真的感觉到难啊。

  白崇禧跟陶峙岳这么一吼也是气得脸红脖子粗:“如果皖北的局面打不开,你占了浙江又有什么用,到时候北洋军的主力压下来,你第一师顶得住吗?陶峙岳?”

  大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吵,这也是青年军历史上十分罕见的一幕,军队马上就要出击了,但是最终的作战方案却还没定下来。

  最终还是大家共同的老师万耀煌出面和了稀泥:“我看啊,大家也不用再吵了,都有理,这个我们还是禀报大帅,我的意见是第四师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