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章 平安县_帝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地方去?往北走,往西走,只能沦为契丹人或者党项人的奴仆,死的更快更窝囊罢了。往南走去大周?除非过得去六万抚远军把守的边关要塞。

  再说了,大周那边的官员是不会允许北汉的灾民入境的。数以万计的灾民涌入大周的话,对于他们那里的本地人将会造成致命的冲击。别说两国现在交恶,就算是盟国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数万灾民冲击本国的百姓。

  这样的大灾年已经不是靠一两个清官就能解救万民于水火的,若是朝廷不开仓派粮的话只怕再过不了一个月,整个北汉南方上百万人口连三分之一都剩不下。没有了人民,国也就算不上国了。

  在凤宁县的时候县令沈伏威已经扛着被砍头的罪行私自打开了粮仓,县里粮库中为了筹备大辽岁贡和军队补给而存下来的上万石粮食被拉了出来,在县城的四个城门都设置了粥棚每日施粥给本地和过往的灾民。周延公和裴浩在凤宁县相聚的时候,县令沈伏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摘了顶戴,脱了官袍,让手下衙役将自己绑了送到两位京城大员的面前。

  只是让沈伏威大感意外的是来自京城的两个大员非但没有责罚他,更是亲手替他松了绑还好言宽慰了几句。尤其是那个周姓的官员,居然还当场提拔了他,将他的品级升了两级为从六品。沈伏威不过是个小县的县令,是从七品下的官职。

  北汉的官爵虽然混乱,但是大致上还是延续自唐朝而来。县令这个官职基本上分为三个等级,京县令是正五品,畿县令是正六品。地方上县,也就是规模比较大的县,县令是从六品。中县,县令是正七品。而像沈伏威掌管的凤宁县不过是方圆不到四十里的小县,县令是从七品。

  从七品到从六品,要是按照唐代官位等级来细算的话,那就不是两级了。按照唐代的县域等级划分,沈伏威这样的县令不过是个从七品下的小官。到从六品上中间还隔着六个等级。不过唐朝灭亡之后,中原分裂成了十几个小国。各国的领土都不大,没有必要将官位等级如此的细化。

  如同北汉这样的弹丸小国,全国上下不过才六十几个县,没有必要还将官位等级分的那么森严。再说了,北汉正一品的大将军都不止一个,这在其他国家不过是个笑话罢了。要知道自隋唐以来除了太宗李世民自己做过正一品的天策大将军,再无一人到过这个高位。

  正二品的骠骑大将军,已经是武职的巅峰。

  沈伏威私自开了官仓,不但没有被处置还升了官,这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当周延公当着他的面宣读了圣旨之后他才恍然大悟,感动之余沈伏威对着太原府的方向庄重的行了三百九叩的大礼,一脸的肃穆。

  告别了沈伏威之后,周延公先行南下,受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