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这钱赚的容易_大唐医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李元嘉其实都很想张口狠骂老韩一顿。毕竟两千零一贯是两千余贯,两千九百九十九贯也是两千余贯,他么的到底是多少送到舅舅那里去了?还有后面第二批十三香的数量,到底是一百零一斤还是一百九十九斤?按照五贯一两的价钱计算,那可差着几千贯呢!

  如果不是知道有详细的记录回头可以看,李元嘉听了这些话绝对是要发飙的。

  好在这种不舒坦很快就被抛到脑后,接下来就是赚钱后的舒爽了。

  这钱挣得,太容易了。

  说实话,大唐版的十三香发明着实不易,尤其是玉娘她们只知道埋头用各种香料磨成粉后试验,根本就不知道记录实验数据。最后还是李元嘉给她们派了一个人,帮忙记录每次试验各种香料的配比,才算是加快了进度。不过即便如此,最终也经过了两百多次之后,才做出了让他勉强满意的十三香。

  这期间花费的人工不说,光是原材料就用了上百贯的。

  毕竟这年头的香料太值钱了,甚至都可以当货币使用,所以哪怕找到了比较不错的配比之后,十三香的成本也超过了一百钱一两。

  但是和五贯一两的售价比起来,这成本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打着潞州出产,乃是炒菜绝配的旗号,十三香根本就不用找人多做宣传,一下子就被长安城中的大佬们接受了——谁都知道铁锅炒菜是从哪里流出来的,难道还能怀疑俆王糊弄大家不成?

  更何况只要一次性买够一斤的十三香,人家还附赠一份炒菜的菜谱,上面有着三十多道从未在长安出现的新蔡……

  一斤十六两,才八十贯,谁还掏不起是怎么的?

  所以三十斤十三香几乎是瞬间就销售一空,甚至韩山派去长安的小厮还被很多王公家里的仆人们围得水泄不通,就是为了买到十三香和那份菜谱……

  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好说的?

  第一批货只有三十斤,一来是这玩意儿制作不易,除了香料必须磨得细碎之外,还要严格掌控每种香料的配比,保证味道一致;二来李元嘉也不敢肯定这玩意儿在长安是否会受欢迎,毕竟十三香还是要用在炒菜上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作用,传统的蒸煮烤等方式并不是特别合适。

  但是很明显,李元嘉低估了铁锅炒菜在长安的普及速度。

  虽然一个铁锅就把普通老百姓阻挡在了炒菜的门外,而且李元嘉也只是往皇宫和老丈人那边送了几次,可让他想不到的是,大唐的贵族们对炒菜的热情明显超出了想象——光是从房玄龄府上漏出去的炒菜菜谱,就多达三十余份!

  拿到菜谱的大佬们,谁还没几个朋友亲戚什么的?所以短短一年,长安城中的王公们府上,就基本都有了铁锅,家里的厨子最少也会炒几个简单的小菜了。

  而就算家里的厨师还没掌握好炒菜的技艺,但是当听说从潞州来的新奇香料极为适合炒菜之后,谁会介意先存上一些备用?更何况还有菜谱赠送,那就更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五贯钱一两而已,大唐的贵族们买起十三香来眼睛都不眨一下。

  短短半天的功夫,在消息传开后三十斤十三香就变成了一千多贯钱,被秘密送进了李元嘉的娘舅宇文士及家里……

  好吧,扯远了。

  总之简单的盘算了一下之后,李元嘉就不得不暗暗唏嘘不已。

  未来修一百米下水道的钱,要买十三香的话还不买一车?但是在这个时代,他只要拉一车十三香去长安或者洛阳卖掉,赚的钱别说修建起潞州城的下水道系统,恐怕就是把潞州下属各县县城的下水道系统都建起来,问题也不大吧?

  所以想了想之后,李元嘉很快就接着说道:“老韩,让玉娘她们这段时间多辛苦一下,能做多少十三香就做多少!三个月内,做出多少就送去长安多少……”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