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章 憔悴的“小婶婶”_老兵新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支赶到了富安。老祖宗一碗水没端平,让你家这支吃了大亏,说起来他们陵海韩氏亏欠你们富安韩氏的。”

  韩晓武坐下笑道:“听上去有点道理。”

  天底下居然会有这样的事,张枚越想越好玩,又好奇地问:“如果再往上追溯,陵海韩氏和富安韩氏其实是同一支。老公,你大伯有没有想过去找找长房和二房的后人。”

  “他想过,他退休了,反正没事干。”

  韩晓武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苦笑道:“他现在成了江海研究会的会员,跟陵海的那几位老干部还拉了个群,互通有无,随时保持联系,专门研究祖上的事。

  他做了那么多年老师,我哥我嫂子也都是老师,真是桃李满天下。所以这两天在发动天南海北的学生,尤其那些在西川、山城和首都等地大学任教的学生,帮着查阅史料。”

  陵海韩氏一脉单传,人丁不旺。

  富安韩氏是个如假包换的大家族,光韩晓武父亲这一辈儿就有四个兄弟,至于堂亲那就更多了,好像现在都不怎么走动。

  如果追溯血缘,人家一样是韩秀峰、韩仕举父子的后人,但人家却因为忙于生计,并不关心这些事。

  想到这些,张枚赫然发现经济基础真能决定上层建筑,也只有他家大伯那种有退休工资,不要为儿女操心的老前辈和搞工程的“陵海韩氏”当家人才会对这些感兴趣。

  她憋着笑,追问道:“那有没有查出点什么?”

  韩晓武点开大伯的微信,看着大伯中午刚发来的史料,笑道:“我们的祖上是来避祸的,留下的东西不多,关于他的记载更少。但关于‘西川韩氏’的记载不少,人家毕竟是正房的嫡子嫡孙,不但继承了老祖宗的大多家业,而且继承了老祖宗做官时结交的人脉。”

  “有什么记载?”张枚好奇地问。

  “说起来很讽刺,老祖宗韩秀峰是满清的忠臣,帮清廷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镇压过东海的小刀会起义,甚至跟八国联军打过仗。可他的孙子,也就是韩仕畅的儿子韩泽里,却积极参加保路运动。先是加入保路同志会,后来又参与组建保路同志军,造满清的反,捕杀清廷官员。”

  “后来呢?”

  “后来去了京城,参与过护国运动,讨伐过袁世凯。护国战争结束之后,给大总统黎元洪做过幕僚,并于1916年11月加入了李根源、谷钟秀等人发起的‘政学会’,也就是所谓的‘旧政学系’。”

  “这么厉害!”

  “不过相比他们那些子孙,咱们这一支的老太君更厉害。”

  “老太君?”

  “就是咱们这一支祖上的母亲任氏。”

  谷/span“老太太不是老祖宗纳的妾吗,我不是对老太君不敬,而是当时小妾应该没什么地位……”

  韩晓武翻看着大伯发的史料,微笑着解释道: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