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十二章 泥马现象 下_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降了一些,也是正六品。

  这话一说,明显就是告诉这两位老先生,我一个二甲头名进士的弟子,写个本子难道不值五百两?

  还别说,文人骨子里头真贱,就吃他这一套了,两位老先生互相看了看,觉得这小官年纪虽小,说道话却是有道理的,扛着他老师的名头,去宁波府问知府老爷打一打秋风,也能落个两三百两罢!

  如果这样算的话,这五百两,还真不算贵。

  虞老先生的气立马儿就消了,谁叫人家的老师是进士出身自己只是秀才出身呢!五百两银子买来印刻,也是有赚头的,大不了,拿竹纸印刷就是了。

  不管任何朝代,有山寨货,大多数人就不会去用正版货,毕竟这里头的价钱差别许多。就譬如这刻书行业,明初的时候,是薄棉纸,到明中后期,书坊主们为了寻求最大利益,都改用更加便宜的竹纸,以至于兵部郎中谢武林在笔记里头就大骂不良书商,说:国初用薄棉纸,其色超元匹宋,成、弘以来渐就苟简,至今曰而丑恶极矣!

  明朝有各种材料的纸张上百种,但无疑,竹纸是最廉价的,也就是谢武林所谓的[丑恶极矣!]但书坊主才不管你那一套,怎么便宜怎么来,不然怎么赚钱呢!

  而以用纸最便宜著名的,就是眼前这位泥马渡江熊大木老先生了,他是福建建阳人,福建竹纸天下最廉,单单纸张这一项,就不知道给熊大木老先生赚了多少银子去。

  两位老先生眼神互相一交错,几乎是同时就伸出手去,一人一半,拽住了乖官手上的书,“五百两,老夫要了。”

  听见这话,乖官这才在心底长长舒了一口气,要说他不紧张,那是假的,毕竟家里头快断炊了,不然何至于非得拉上给他取个凤璋表字的沈知县做大旗呢!

  “两位老先生,一女不嫁二夫,这书也只好卖一家……”乖官不着急了,就有心思跟两位老先生调侃调侃了。

  “六百两,元一我兄,你就不要跟我抢了。”熊大木到底是以劣纸取胜的,又是大书商,一张嘴,就涨了一百两,不像当初德艺坊坊主赵苍靖,十两二十两的往上加价钱。

  “贤弟,你忠正堂远在福建,宁波这边不过一个分店,那么小,如何能做得好这本书?就不要跟我抢了。”虞玄老先生吹胡子瞪眼,这时候才不管什么亲家不亲家,亲家哪儿有银子亲呢!

  “七百两。”熊大木笑着又加了一百两,他自己虽然没看到本子的内容,不过对自己这位亲家的眼力还是有信心的,数十年交情,他很了解这位老哥哥,如果不是能大红大紫大卖的本子,他不会豁出来抢,“元一我兄,我忠正堂在宁波虽然只是分店,也有把握印刻好这本子的。”

  虞玄老先生只觉得心跳加速,头晕目眩,你这老东西,你少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