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页_熊猫刑侦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时候,用棉签一点一点地将试剂涂在书页上…此后变没什么可做的了,只要等待室友打开书本,乖乖将毒|药吃进去即可。

  犯罪的原因是,杨莹觉得太憋屈了。她想,既然你不肯搬出去,那就睡在寝室里吧,只要睡一天,我就给你下一天的毒。这便是她对于阶级不公的变相反抗。

  尽管杨莹仍然否认她下了两次毒,也否认她有杀人之心,但后来她强调更多的是她将书焚烧时的考量。烧书不是为了消灭罪证,只是怕图书馆的书到了别人手里,害了无辜的同学,她说她真的是这么想的。

  究竟她下了几次毒已经无法确认,到底是怎么想的也无从考量,不论如何,她终究是犯了罪,于是必须付出代价,或许是她瘦弱的肩膀所不能承受的代价。

  杨莹最后一次出现在警局里的时候,她笑着问了程斌一个问题:“如果事情是反过来的,现在坐在这里的不是我杨莹,是李倩倩,是李倩倩下毒害了杨莹,你们的做法还会一样吗?”

  那天程斌给她的答案是:“至少在我这里,是一样的。”

  但杨莹只是笑着回答,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我不相信。”

  讨论案件的时候,西施为此很是唏嘘:“要不是学校有制度上的不公正,还有实验室对危险品的管理不到位,事情也不会变成这样。现在两个小姑娘,一个身体垮了,一个坐牢,都还是重点学校的孩子,真是可惜了啊。”

  关于不公正的说法,学校给予的答复是这样的:辅导员之所以希望寝室能收留李倩倩,是因为李倩倩的心理问题和家庭原因。

  李倩倩的父母常年在外忙碌,很少顾家,与女儿的关系不甚紧密。实际上李倩倩是个缺爱的孩子,并未体味过多少家庭的温馨,所以当她第一次住校时,便把寝室当成了家,还将室友当成了亲人,太喜欢住宿生活了,以至于周末都不愿意回家去住。

  其实大一暑假的时候,辅导员带她去过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生初步判断她为轻度抑郁症。此外她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又过度使用心理防御手段,使她成为一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的女孩,往往对他人的需求评论视而不见。从而,加强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对她十分有益,可以帮她打开心灵之门,走进社会关系中去。虽然李倩倩拒绝了后续心理治疗,但辅导员记住了医生的忠告,便在后续寝室之争中站在了李倩倩这边,她毕竟是个病人,更需要保护,而小女孩吵架是常有之事,一会儿就会和好了,他说他是这么想的。

  至于奖学金与出国交流的机会,管院声称他们在评估时并无不公正之处。何菁与杨莹虽然成绩优异,但社会活动的加分项较少,X大评估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故两人虽名列前茅,却只获得了三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