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六章 开局_辛亥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产出超硬合金钢,以及各种刀具,对于机床的生产水平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提升。价值很高。针对这项技术中国计划是通过资源来交换,简单的说就是中国向德国提供钨矿砂。然后德国提供全面的技术。

  这种合作对于中德双方都是巨大的好处,因此谈判也变得十分容易,很快就敲定了协议,阎锡山在德国的主要城市又参观考察了一圈,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德国政府和纳粹党的热烈欢迎,到处都张贴着中德友谊万岁的条幅,民众手持鲜花,热情欢呼。

  阎锡山对于这种盛况空前的欢迎还有些不适应,尤其是每到一处都要发表一些讲话,面对官员阎锡山能够轻易的训话,不过面对着数量众多的民众,阎锡山就有些措手不及,不过好在也没有出丑。

  为了表示对阎锡山访德的感激之情,德国随即也派遣了一个庞大的访问团回访中国,这个时代的大国领袖轻易不会出国的,一方面是交通远没有后世便利,危险系数也高,另外如同乔宇这类的大权独揽的领袖确实不便于出国,不然国内容易产生不可预料的变化。

  希特勒也是如此,回访之中他并没有亲自率队,不过也派出了两员大将,一个是戈林,一个是戈培尔,这两个希特勒最密切的战友代表希特勒前往中国。

  在希特勒一上台,中德之间的交往就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于两国的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国此时的二五规划也胜利完成,原定的工业指标基本达到,钢铁产量更是达到了九百万吨,比原定目标高了一百万吨。

  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全部落实下去,各种工业部门也得到了细化,几乎所有的工业品中国都能够生产,当然还只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远达不到好的程度,甚至有些关键东西要仰仗美德的技术,但是至少一个前所未有的工业格局被奠定了下来,这就是中国日后称雄世界的本钱。

  一个完善的工业体系是有着自己的生命的,能够不断的创新发展,工业体系越来也复杂,生产的产品也越来越多,相应的需要的人口就越来越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德国的国力都压过了英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德国的人口大大的超过了英国。

  这一点随着工业系统的升级,变得越来越明显,英国,法国这种国家已经无可救药的落后了,相对较少的人口和狭小的国土已经无法承担越来越复杂的工业体系了。

  中国的城市也不断的发展,一线城市比起欧美也不算逊色,虽然由于犹太财团的兴风作浪,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冲击,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已经重新恢复了元气,几个大的城市圈已经形成。

  中国在快速进步,世界也是如此,罗斯福上台之后,就开始了大肆的花钱,其实罗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