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二十四章 库尔斯克的后勤队_辛亥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突然出现在了朝鲜人的视野之中,这个人就是金成日,在中国的宣传之中,这个刚刚而立之年的朝鲜年轻将领是真正的英雄,在解放整个南朝鲜,击败日本占领军方面立下了赫赫战功。

  金成日的势力在中国支持下快速膨胀,已经老朽的金九根本没有办法和这个年轻人抗争,金成日很快攫取了朝鲜大权,并且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中国的要求。

  朝鲜的问题理顺清楚,对于中国发动登陆日本的战役也是一个巨大的帮助,正在中国筹划着最后的攻势的时候,苏德最后决定命运的战役也在上演,那就是库尔斯克战役。

  在斯大林格勒,苏联方面消灭了一百万以上的德国军队,彻底稳定了战线,并且开始了局部反攻,夺回了失去的领土,在库尔斯克地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突出部。

  德国人发现这是一个重要的战机,只要将突出部的苏军全部消灭,就能够再度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为此希特勒派遣了最信任的曼施坦因担任总指挥,而苏联方面的指挥官也是最优秀的将领朱可夫,可谓是针尖对麦芒的一场战争。

  为了能够获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德国方面集中了超过两千九百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东线绝大部分的机动兵力全部都调集到了这里,而苏军则拥有五千一百辆坦克,从数量对比上看,苏联几乎有两倍的优势。

  但是这却是苏德在装甲力量上差距最小的一次!其实人们有个误解,认为德国在战争初期能够迅速占领大量的苏联国土,取得辉煌的胜利,就顺理成章的就认为德国的坦克也比苏联占有优势。

  其实在开战之初德国坦克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不敌苏联,三号和四号坦克都不是苏联人T34的对手。德国能够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双方士兵素质和战术运用的巨大差距。而且由于德国错估战争形势,没有施行总动员令,军火生产数量长期不足,等到德国人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之后,一切已经晚了。

  库尔斯克会战是德国军工动员起来的第一场大战,虎式坦克也大量的参战,双方的差距是最小的。

  大战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残酷的一面,面对德国的虎式坦克,苏联的坦克根本没有多少抵抗能力,成片成片的被击毁,作为苏军的最高指挥官朱可夫此时只能庆幸自己选择的正确,没有盲目发动攻击,而是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采取了防守的态势,不然苏联人一定会遭到更惨重的损失。

  此时的库尔斯克战场上最活跃的并不是坦克部队,而是后勤保障部队,是维修人员。其实在战场上被击伤的坦克多半都是能够维修的,只要修理好,就可以再度发挥强大的战力,因此在坦克会战的时候会出现战报公布的被击毁的数字远远超过双方坦克的总数,实际上就是有些坦克经过维修之后,重新披挂上阵的结果。

  在德黑兰会议的时候,由于苏联人力资源损失惨重,斯大林就向乔宇提出要求,就是派遣一部分技术人员帮助苏联,乔宇同意了这个提议,派遣了超过三千名的专业维修技师。这些人技术娴熟,任劳任怨,很快就赢得了苏军的尊重,他们大多数人都奋战在库尔斯克的前线,帮助苏联人维修被击伤的坦克。(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