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七章 王越苏醒_荒木泽代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不少见。

  就像先前在1665副本中提过的白砂糖能做药一样。

  由于古代先民身体的耐药性很低,因此有很多东西可以做到肌体的快速复苏,起到吊命药引的效果。

  比如白砂糖。

  又比如一些地主老财家常见的老人参等等。

  因此若是徐云猜测不错。

  童贯手中的那枚灵药多半也是类似的机制:

  灵药由一些珍贵药材杂糅组成,其中可能有某些药材可以暂时抑菌,这才将王越的性命多吊了几天。

  至于之所以用‘暂时抑菌’来描述,主要在于按照正常历史轨迹,王越回京后没多久便去世了,压根没撑多久。

  因此灵药显然不具备大蒜素这样的特效性,真的只是“吊”着命罢了。

  所以抛开王禀的叙述,单看事件本身,这并不是一件很玄乎的事儿。

  视线再回归现实。

  屋子里。

  听完王禀的这番话,王越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深深的看了自己的弟弟一眼:

  “那么正臣,代价呢?”

  王禀胸口起伏了几下,坦然说道:

  “只要兄长能撑至汴京,无论最终生死与否,小弟都要从玄勇卫调至童监军账下听用。

  今后他去哪儿,我便去哪儿。”

  王越闻言眉头一皱,张了张口,似乎想说些什么。

  但嘴角嗫嚅几下后,最终还是没说话。

  一旁的老苏和徐云二人见此情形,则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

  老苏是在叹息王禀跟了个不太好的上家,毕竟无论童贯战绩如何,他终究是个太监。

  在这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听命于太监,并不是一件特别光彩的事儿。

  而徐云叹息的则是......

  又一个历史谜团被揭开了。

  其实徐云...或者说后世很多宋史研究者都很奇怪:

  为什么王禀这样一个有气节的人物,在太原事变之前,一直都选择追随童贯呢?

  而且追随就追随吧,两个人的关系也很特殊。

  无论是平定方腊还是西线征战,王禀都是童贯手下当之无愧的首选将领。

  可以说他是童贯相当信赖的手下,一如李逵之于宋江。

  但偏偏是这样一位亲信,却和童贯几乎没多少往来,彼此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

  而眼下随着王禀这番话的说出,这个历史谜团也总算是有了个答案:

  因为王禀压根不是为了官位追随的童贯,而是因为一个承诺!

  如此一来。

  一切便都说通了。

  或许是感觉气氛有些沉默的缘故,王越又起了个话题:

  “对了,正汝,不知西线战事如何了?”

  王禀神色微微一正,心知自己兄长有意岔开话题,便道:

  “放心吧,兄长。

  王厚将军前日已领军渡过黄河,顺利取下宁洮寨、癿当城、宁川堡、南宗堡等诸多要地。

  击杀夏贼五千余人,缴获马匹两千余匹。

  至此,东至黄河、兰州京玉关。

  西至省章峡、宗奇界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