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7章 最后一课_交易千年后,开局百万桶石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什么概念啊,整个世界十年后的水平怕也达不到吧,至少得15年差不多。

  “能...能达到这么多?”高思礼觉得无法置信。

  吴昊点了点头:“是的,我们的科学界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我之前和您说过我们的高端数控机床、芯片和新能源电池吧,都是他主抓的。

  这是一位...惊世的天才。”

  高思礼再也坐不住了,自己远在异域,有些信息果然还是闭塞了一些,没想到国内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

  按照吴昊说的,国内航发领域,相当于自己擅长的空气动力这块才是短板,才是制约整个发动机性能再上一个台阶的关键项。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他看向吴昊:“好,我处理好这边的事情后,近期就回国。”

  高思礼各种手续办的还算顺利,虽然他掌握了大量重要资料,但毕竟他现在背靠的是更加强大的存在,几十年前那种强行找借口留人的事没有人敢在己方的人身上再做。

  不过他们依然派了他在麻省的同事、恩师来他家里拜访他,希望能说服他留下来。

  “你知道的,你们虽然比以前要强大,但在很多领域依然距离着世界先进有着很远的距离。

  尤其在你擅长的航空发动机领域,差距更不是一般的大。

  虽然据说现在在搞一些新项目,但你总不会真的相信一个现在只能搞13吨推力技术的地方,能够短时间达到50吨以上的水准吧。

  如果没有这个水平,那你学术上的很多才华都会被埋没掉,从此在世界最先进空气动力学领域将再也没有你的名字,你的后半生将碌碌无为。

  所以,高,我希望你想清楚,你回去了又能做什么呢?”

  同事和恩师一方面是接到了说服他的要求,一方面也是真心在为他考虑,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从此销声匿迹于领域最前沿,这对于整个世界而言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高思礼听到同事们诚心的劝诫后,笑了笑,只用一句话回答道: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我的前辈钱学森其实早就回答过了,我现在把他再复述一遍。

  ‘我回去可以做任何事,如果祖国需要,我可以去种苹果树。’”

  终于所有的手续办好,所有的障碍也都清除,高思礼来到了他在麻省的最后一节课。

  认真地讲完课后,他看着自己从教了20年的教室,看向下面坐着的数百名听课的学生,款款深情地说道:

  “这是我最后一堂课,我要回家了,永远的,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有很深的感情,希望能为祖国尽一点绵薄之力。

  再见了!”

  高思礼踏上了归国的旅程,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很多跟着他搞研究的华人的学生和研究员。

  不光是他,之后的几个月到几年时间,很多在外的顶尖人才随他之后也纷纷回来,理由很简单:高思礼都回来了,我等什么呢?

  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一时间一扫之前的科研人才和留学生的舆论风波成为新的热点。

  很多原本受舆论风波打算出去的学生开始犹豫了,别人纷纷往回跑,我还非要挤破头出去?

  很多在外的学生也开始张罗着买回程票,大佬都回去了,而且听说己方现在不管待遇、科研环境、技术水平都已经有了长足进步,我还在外面溜达个什么劲。

  他是一面旗帜,也是许老四部曲最后一部‘立其样’中的榜样。

  航发院院长去接的高思礼,出于安全和保密考虑整个行程并没有让太多人知道。

  高思礼回来,和许老见面后,立马就去到了航发院,他现在最想见的,就是那位吴昊在自己耳边念叨了很久的天才科学家,江凡!

  请收藏:https://m.jinsh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